祭文[文體名]

祭文[文體名]
祭文[文體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祭文,文體名。 祭祀或祭奠時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 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祭文

拼音:jì wén

基本解釋

[funeral oration;elegiac address] 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時唱讀的文章。

引證解釋

文體名。祭祀或祭奠時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若乃禮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贊言行。祭而兼贊,蓋引神而作也。” 宋郭彖《睽車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墮几案間,舉家駭愕, 詠之 為祭文而埋之。”章炳麟《國故論衡·正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達之士, 比干 、 夷 齊 、 魯連 、鄭康成之倫,廟祀猶在,有特豚魚菽之祭,為之祭文可也。”沙汀《還鄉記》四:“免得拖死了連祭文都不好寫。”

基本含義

文體名。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 同時,祭文也是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時誦讀的。它是由古時祝文演變而來,其辭有散文、有韻語、有儷語。而韻語之中,又有四言、六言、雜言、騷體、儷體之不同。祭文出現於漢代。古時的祭文在內容上可分四類,哀悼死者,祈求降福,驅除邪魔,祈禱降雨,而多用於哀悼死者。新時代,大興科學,破除迷信,應該反對,但是用於哀悼死者還是可以的。因為祭文是哀悼死者的文辭,就應該以真摯的感情與質樸的風格寫作為好。祭文是讀給人聽的,特別是給死者後人聽的,所以內容以表彰死者功德為主,並要通俗易懂。舊時寫的好的祭文,感情色彩比較濃厚,多為亡親亡友而作的追記、生平,稱頌死者,念起來如哭如泣,如咽如訴。如袁枚的《祭妹文》,韓愈的《祭十二郎文》。

格式要點

書寫格式

開頭人們寫祭文,習慣以“維”或"'哀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別的意思。祭文以“哀維”兩字開頭後,緊接著即言明弔祭文時間及祭誰,誰來祭。這是開篇明義,首先要點明的問題。

內容祭文的內容必須簡短,語言必須精煉,要以簡明扼要之詞表達悲哀況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為宜,切忌拖泥帶水。過去的祭文,語言均押韻。可—韻到底,也可變韻——即押兩個以上韻。

結尾祭文常用“伏維尚饗”一詞結尾。"伏維“伏在地上,惟表敬畏之意。”“尚饗”是臨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詞。尚,是庶幾,希望也;饗,設牲犧以品嘗也。意謂請死者領生者祭奠之情(伏在地上恭敬請品嘗貢品)。

格式內容

1.標題。寫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輩份或與生者關係。

2."維"起。

3.死者逝世的情況。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跡。

6.表示哀痛之情。

7.結語用"伏維尚饗"。

示例:祭祖父文

維: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齊期刊、大維、二維等,虔具清酌庶饈之奠,致祭於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靈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僅七旬。奔波勞碌,終生耕耘。風雨無阻。不避艱辛。勤儉持家,生活平穩。教育吾輩,克己恭人。對待敵友,愛憎分明。維護集體,不講私情。祖父之德,足啟後人。老當益壯,宜壽長春。無奈不測,急病纏身。一臥不起,迅速辭塵。嗚呼祖父,百喊不聞。肝腸斷絕,血淚沾巾。哀號祭奠,悲痛難陳。黃泉有覺,來品來嘗。嗚呼哀哉!

尚饗!

祭文稱呼

對父親稱呼:故顯考(姓氏)公諱(名)老大人男自稱孝男 女自稱孝女

對母親稱呼:故顯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稱不孝男 女自稱不孝女

對岳父稱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諱(岳父名)老大人男自稱孝婿

對岳母稱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稱孝婿

註:其餘各類祭文都要靈活套用,並非死板而不變動。文前兩奠三獻不必寫出,由頌文之人念過為是。(文畢亦然)。

文前:1、上香

2、奠嚼(酒)

3、獻饌(zhuan)(肉)

4、獻羹(geng)(飯)

5、獻帛(錢)

文畢:1、叩首

2、叩首

3、叩首。禮畢平身退位。

例文

祭十二郎文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一身,形單影隻。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記憶,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來京城。其後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於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吾念汝從於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久;圖久遠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終當久相與處。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去年,孟東野往。吾書與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強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為信也。夢也,傳之非其真也,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動搖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少而強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嗚呼哀哉!嗚呼哀哉!汝去年書云:“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為憂也。嗚呼! 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極乎?汝之書,六月十七日也。東野雲,汝歿以六月二日;耿蘭之報無月日。蓋東野之使者,不知問家人以月日;如耿蘭之報,不知當言月日。東野與吾書,乃問使者,使者妄稱以應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終喪,則待終喪而取以來;如不能守以終喪,則遂取以來。其餘奴婢,並令守汝喪。吾力能改葬,終葬汝於先人之兆,然後惟其所願。嗚呼!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於共居,歿不得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當求數頃之田於伊潁之上,以待餘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嗚呼,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嗚呼哀哉!尚饗!

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韓愈在聽說你去世後的第七天,才得以含著哀痛向你表達誠意,並派建中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靈位:唉,我自幼喪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親是什麼模樣,只有依靠兄嫂撫養。哥哥正當中年時就因與犯罪的宰相關係密切而受牽連被貶為韶州刺史,次年死於貶所 。我和你都還小,跟隨嫂嫂把靈柩送回河陽老家安葬。隨後又和你到江南謀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開過。我上面本來有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死。繼承先父的後代,在孫子輩里只有你,在兒子輩里只有我。韓家子孫兩代各剩一人,孤孤單單。嫂子曾經撫摸著你的頭對我說:“韓氏兩代,就只有你們兩個了!”那時你比我更小,當然記不得了;我當時雖然能夠記事,但也還不能體會她話中的悲涼啊!我十九歲時,初次來到京城參加考試。四年以後,才回去看你。又過了四年,我去河陽憑弔祖先的墳墓,碰上你護送嫂嫂的靈柩來安葬。又過了兩年,我在汴州輔佐董丞相,你來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請求回去接妻子兒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離開汴州,你沒能來成。這一年,我在徐州輔佐軍務,派去接你的人剛動身,我就被免職,你又沒來成。我想,你跟我在東邊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從長遠考慮,還不如我回到家鄉,等在那裡安下家再接你來。唉!誰能料到你竟突然離我而死呢?當初,我和你都年輕,總以為雖然暫時分別,終究會長久在一起的。因此我離開你而旅居長安,以尋求微薄的俸祿。假如真的知道會這樣,即使讓我做高官厚祿的公卿宰相,我也不願因此離開你一天而去赴任啊!去年,孟東野到你那裡去時,我寫給你的信中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但視力模糊,頭髮花白,牙齒鬆動。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強壯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這樣衰弱的人,難道還能長活在世上嗎?我不能離開(職守),你又不肯來,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憂傷。”誰能料到年輕的卻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還活著,強壯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還活在人間呢?唉!是真的這樣呢?還是在做夢呢?還是這傳來的訊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絕後了呢?你(那么)純正聰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澤呢?難道年輕強壯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卻應活在世上嗎?實在不敢把它當作真的啊!如果是夢,傳來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東野的來信,耿蘭的報喪,卻又為什麼在我身邊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後代,你純正聰明,本來是應該繼承家業的,現在卻不能承受你父親的恩澤了。這正是所謂蒼天確實難以揣測,而神意實在難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謂天理不可推求,而壽命的長短無法預知啊!雖然這樣,我從今年以來,花白的頭髮,全要變白了,鬆動的牙齒,也像要脫落了,身體越來越衰弱,精神也越來越差了,過不了多久就要隨你死去了。如果死後有知,那么我們又能分離多久呢?如果我死後無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時間了,而(死後)不悲痛的時間卻是無窮無盡的。你的兒子才十歲,我的兒子才五歲,年輕強壯的尚不能保全,像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們成人立業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你去年來信說:“近來得了軟腳病,時常(發作)疼得厲害。”我說:“這種病,江南人常常得。”沒有當作值得憂慮的事。唉,(誰知道)竟然會因此而喪了命呢?還是由於別的病而導致這樣的不幸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寫的。東野說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蘭報喪時沒有說日期。大概是東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問明日期,而耿蘭報喪竟不知道應該告訴日期?還是東野給我寫信時,才去問使者,使者胡亂說個日期應付呢?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現在我派建中來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們有糧食能夠守喪到喪期終了,就等到喪期結束後再把他們接來;如果不能守到喪期終了,我就馬上接來。剩下的奴婢,叫他們一起守喪。如果我有能力遷葬,最後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墳旁,這樣以後,才算了卻我的心愿。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時間,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著的時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顧,死的時候沒有撫屍痛哭,入殮時沒在棺前守靈,下棺入葬時又沒有親臨你的墓穴。我的行為辜負了神明,才使你這么早死去,我對上不孝,對下不慈,既不能與你相互照顧著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塊死去。一個在天涯,一個在地角。你活著的時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後魂靈也不在我的夢中顯現,這都是我造成的災難,又能抱怨誰呢?天哪,(我的悲痛)哪裡有盡頭呢?從今以後,我已經沒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還是回到老家去置辦幾頃地,度過我的餘年。教養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希望他們成才;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她們出嫁,(我的心愿)如此而已。唉!話有說完的時候,而哀痛之情卻不能終止,你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悲哀啊!希望享用祭品吧!(譯文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祭妹文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於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嗚呼!汝生於浙而葬於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是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托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予幼從先生授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日長成,遽躬蹈之。嗚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歲憩書齋,汝梳雙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適先生奓入戶,聞兩童子音琅琅然,不覺莞爾,連呼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予弱冠粵行,汝掎裳悲慟。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舊事填膺,思之淒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辦治。嘗謂女流中最少明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於此微缺然。故自汝歸後,雖為汝悲,實為予喜。予又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後托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後雖小差,猶尚殗碟,無所娛遣,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歡。嗚呼!今而後,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遠吊揚州。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及至綿惙已極,阿奶問望兄歸否?強應曰:"諾"。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詳,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已辰時氣絕。四肢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遊?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當無見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後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尚未謀耳。先塋在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礦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禿,暗裡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幾日!阿品遠官河南,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

嗚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祭文[文體名] 祭文[文體名]

譯文

乾隆丁亥年冬季,安葬我的三妹素文於上元縣羊山,作文祭奠她說:

唉!你生在杭州,卻安葬在這裡,距離我們家鄉七百里呀。當你初生的時候,即使做奇離的夢,做虛幻的想像,又怎么料到這裡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

你由於堅持貞節的一種念頭,遭人離棄,以致孤獨憂傷,困苦失意。雖然是命中注定,實際上是上天造成這種不幸;但是連累你到這種地步,未嘗不是我的過錯啊。我小時候聽先生講授經書,你同我並肩坐著,喜歡聽古人講求節操的事例;一旦長大成人,就親自付諸實踐。唉!假使你不懂得詩書,也許未必這樣苦守貞節啊。

(記得兒時),我捉蟋蟀,你舉著手臂出現在那裡;天冷時蟋蟀凍僵了,我們一同到它的穴邊。今天我裝殮你安葬你,當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現在眼前。我九歲時,(有一次)在書齋休息,你梳著成對的髮髻,披著細絹單衣來到,(一起)溫讀《緇衣》一章,正好先生開門進來,聽到兩個童子書聲琅琅,不覺微微含笑,連連發出“噴嘖”的讚嘆聲。這是七月望日的事,你在地下應當清楚地記得這一情景。我剛成年到廣西去,你牽著我的衣裳傷心大哭。過了三年,我中進士還家,你從東邊廂房扶著几案出來,全家睜眼看著歡笑,不記得當時話題從何說起,大概是說在長安考中進士,遞信人報信的遲早的情況,如此等等。所有這些瑣事,雖然已經成為陳跡,然而我一天沒死,就一天不能忘掉。過去的事充滿心胸,一想起它們就悲傷哽咽,就像影子一樣清清楚楚,逼近捕捉時,卻消失無蹤。我後悔當時沒有將童稚時的情況,詳細地記錄保存下來。然而你已經不在人間,即使光陰倒流,兒童時代可以再次出現,也沒有給它印證的人了。

你秉持道義與高氏離婚回來後,堂上阿母依靠你扶持,家中文字方面的事務巴望著你辦理。我曾經說過女人中很少有明了經書的旨意和熟悉典故的,你嫂子不是不柔順和靜,但是在這方面稍有欠缺。所以自你回來後,雖然替你悲傷,其實又替我自己高興。我比你大四歲,假若按人世間年長的先死亡的常例,我可以將身後之事託付給你,卻不料你在我之前離開了人世啊!

前年我患病時,你通宵探問,病情減一分就高興,增加一分就擔憂。後來雖然病情稍稍好一些,還是半坐半臥,沒有什麼可以娛樂消遣。你來到床前,替我講小說野史上的使人高興和驚訝的故事,姑且給我一點歡樂。唉!今後我若再患病,叫我向哪裡呼喚你啊!

你患病時,我聽信醫生說沒有危險,遠遠地到揚州弔唁友人。你又怕我為你心憂,阻止別人趕來告知(你的病情)。等到病情發展到氣息奄奄,阿母問你盼望哥哥回來否,你才勉強答應一聲“好”。我已經先一天夢見你來永訣,心知不吉利,飛舟渡過長江。果然,我在未時回到家中,而你在辰時已經氣絕。四肢還溫熱,一隻眼睛還沒有閉,你還在掙扎著不死等我啊!唉,悲痛啊!早知道會和你永別,那么我怎么肯遠行!即使要遠行,也還有多少心裡話要讓你聽到、了解,(有多少事)要和你一同商量啊!可是現在(一切都)完了!除了我死之外,將沒有相見的日子。我又不知哪一天死,可以見到你,並且死後有沒有知覺,能不能和你相見,也終究難以明白。這樣說來,那么抱著這無邊無際的遺憾;是天意呢,還是人事呢,卻竟至如此呢!

你的詩稿,我已經付印;你的女兒,我已經代你嫁了;你的生平,我已經作傳;只有你的墓穴還沒有籌劃。祖先的墳墓在杭州,江廣河深,勢必難以運回家鄉安葬,所以請得母親的吩咐權且把你安葬在這裡,為的是便於祭弔掃墓。你墓旁葬著你的女兒阿印。下首兩座墳墓,一座是阿爺的侍妾朱氏,一座是阿兄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曠遼闊,朝南可望見低濕的原野,朝西可望見棲霞山,颳風下雨,早晨黃昏,你寄居他鄉的魂靈也有個伴侶,應當不會孤單寂寞。可憐的是,我自從戊寅年讀你寫的哭侄詩後,至今沒有男孩,兩個女孩正在牙牙學語,出生在你死後,不過剛剛周歲。我雖然母親健在不敢說自己年老,但是牙齒動搖,頭髮掉光,暗中自己明白,知道在人世間還能有幾天啊!阿品遠遠地在河南作官,也沒有子女,九族沒有可以繼承的人。你死了我埋葬,我死了叫誰埋葬?你如果有靈,能不能告訴我呢?

唉!你身前的事既已不堪回首,你身後的事又不能知道,哭你既沒聽到你答話,祭奠你又沒見到你吃祭品,紙灰飛揚,北風猛烈。你的哥哥回去了,還屢屢回頭望你呀。唉,悲傷啊!唉,悲傷啊!

黃帝陵

洪武年間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祭文

皇帝謹遣中書管勾甘,敢昭告於黃帝軒轅氏:

朕生後世,為民於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繼天立極,作民主;神功聖德,垂法至今。朕興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歲極遠;觀經典所載,雖切慕於心,奈稟生之愚,時有古今,民俗亦異,仰惟聖神,萬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聖靈不昧,其鑒納焉!尚饗。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秦王祭文

維洪武二十九年,歲次丙子,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巳,秦王敬遣左長史茅廷□,敢昭告於黃帝軒轅氏之陵曰:維帝繼天立極,垂統保民;百王相承,萬世永賴。欽承祖訓,嗣守秦邦,奉命西畋,還經陵下。第以禮未終,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陳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享!

宣德年間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祭文

維宣德元年,歲次丙午,二月乙丑朔十一日,皇帝謹遣應城伯孫傑致祭於黃帝軒轅曰:仰惟聖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功化之隆,永久無□。予祗承天序,謹用祭告。惟神昭鑒,我邦家。尚饗!

景泰年間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祭文

維景泰元年,歲次庚午,閏正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皇帝謹遣工科給事中霍榮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仰惟聖神,繼天立極,功被生民,萬世永賴,余嗣承大統,祗祀事用,祈我家國,永祗昇平。尚享!

順天年間

明英宗天順六年(1462)祭文

維天順六年,歲次壬午,八月一日,皇帝遣延安府知府臣王瑾致祭於軒轅黃帝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有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報,特遣使齎捧香幣,祗命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享!

正德年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祭文

維正德元年,歲次丙寅,四月庚戌朔,十九日戊辰,皇帝謹遣鴻臚寺丞張昱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於維聖神,挺生邃古;繼天立極,開物成務。功化之隆,惠利萬世。茲予□□;祗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鑒,永祚我邦家。尚饗!

明正德十一年(1516)祭文

維正德十一年,歲次丙子,八月庚戌朔,越十八日丁卯,皇帝遣延安府同知臣劉□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報,茲特遣使齎捧香帛,祗命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享!

嘉靖年間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御製祭文

維嘉靖十年,歲次辛卯,八月壬午朔,越二十四日乙巳,皇帝謹遣延安府通判梁知讓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多福恩,不忘而報。茲特遣使齎捧香幣,祗命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饗!

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祭文

維嘉靖三十一年,歲次壬子,八月辛亥朔,二十七日丁丑,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周建邦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報。茲特遣使齎捧香幣,祗命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饗!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祭文

維嘉靖三十有五年,歲次丙辰,四月乙丑朔,六日甲午,戶部左侍郎鄒守愚率陝西布政司右參政朱用、謝淮、左參議粟永祿、按察司副使徐貢元、都司指揮申紹祖,以牲禮香帛致祭於黃帝軒轅氏之神曰:惟帝睿心天授,玄德神侔,口離衷而能言,聰明卓冠於千古;身絕世而首出,文武逖耀於八埏。乘土德以統天,握乾符而馭宇。總百口而祗役,密闡道真;撫萬國以鹹寧,誕敷皇極。撫群生而開棟宇,法兩儀而肇□□。陽雨應期,勛離邃代,鳳麟獻瑞,治比華胥。乃若王屋受經,崆峒問道,天老迎□啟符;丹灶飛珠,荊山鑄鼎,仰仙蹤而滋邈,抱皇諜而獨尊,信天地之與忝,□□民亡未有也;守愚等處將帝命親履靈封,敢少清於蟻衷,冀俯臨於雲馭,與乎同天而如在。陽沛德澤而□垂德異世而彌馨,常乘化機而幽贊。神之聽之,伏惟尚饗!

隆慶年間

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祭文

維隆慶四年,歲次庚午,八月丙申朔,二十一日丙辰,皇帝遣陝西延安府知府郭文和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報。茲特遣使齎捧香幣,祗命有司,詣陵致祭。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享!

萬曆年間

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御製祭文

萬曆元年,歲次癸酉,四月庚戌朔,越十六日乙丑,皇帝遣尚寶司少卿石星,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於維神聖,挺生邃古,開物成務,立極繼天。功參二儀,澤垂萬世,茲予祗承天序,明祀式修,仰惟鑒歆,永綏遠祚。尚饗!

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御製祭文

維萬曆二十八年,歲次庚子,八月辛未朔,二十五日乙未,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徐安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追維明德,奉天撫民,盛治弘勛,萬世永賴。陵寢所在,英爽如存。茲特遣使齎捧香幣,祗命有司致祭,惟神鑒欽。尚饗!

天啟年間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御製祭文

維天啟元年,歲次辛酉,十一月戊戌朔,越四日辛丑,皇帝謹遣錦衣衛加正一品俸都指揮使侯昌國,致祭於黃帝軒轅氏曰:於維聖神,挺生邃古,繼天立極,開物成務。功化之隆,利賴萬世。茲予祗承天序,式展明,用祈歆饗,永祚我家邦。尚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